跳到主要內容區
logo
00     00

23級 孫梓云同學

延續博物畫的餘溫

將自然科學的數據 化為動態生命的模樣

——一位試圖將生命的過程,種在紙上的女孩

與特殊選才的邂逅

將時間倒轉回四年前,還是很難相信自己能夠因為瘋狂著迷於古人的生活與藝術這個契機而錄取清大的特殊選才,當時進入清大的專長欄位,填寫的還是甲骨文研究與繪畫。

高中的那段時光,我確確實實地嚮往著中國古代神秘而蒼蒼浪漫的生活,而高一那年暑假,因緣際會之下順利錄取故宮博物院當時的「故宮青少年文化大使培力計畫」,後續一連串的緣分聯繫便由此開始。

當時每日朝九晚五地在故宮上課與受訓幾乎是相當幸福的過程,時刻相伴的是幾千年輾轉的玉器、瓷器、書畫、青銅器等等,而我也因此在本計畫即將結訓前的企劃案中與青銅器和甲骨文結緣,與它們朝夕相處下,最後的新式導覽企劃意外地拿到金獎,驚喜之餘更多的是學習真正所愛的事物這個過程所帶來的幸福滿足感,畢竟這是日常上學的環境下不易體會到的滋味啊。

高二開學後的日子依然每周末回故宮導覽青銅器與金文、甲骨文,也持續在讀書之餘偷偷與古人的文字與器物世界談情,而就在某天放學路上收到了故宮院長祕書的來信,就此開啟另一段我相當珍惜的緣分 ——— 高二那年便受聘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兒童暨青年事務推動諮詢會」委員,在受聘那四年參與院內會議的日子裡,更多地將古人生活裡的種種分享給高中生,牽起越來越多的連繫,研究之外也持續故宮導覽的工作,時至今日依然在大學端推廣這些奠基千年的藝術結晶與文化。

最後的禮物,即是將這些累積下來的一切,成為自己進入下一個人生階段的門票,而我想當年的自己可能也沒有想過這份禮物在往後創造的波瀾會這麼不易卻又是這麼美好吧。

實驗教育那條路的模樣

一、與實驗教育的緣分聯繫

老實說,我原以為自己對未來的想像與追求是相當地清晰,直到踏進大學的世界裡,才忽然發現我沒有勇氣放掉手中已經握有的能力,而去重建新的所想所望,對於新事物學習的想望卻又是那麼強烈,掙扎的過程很是痛苦。

其實在義務教育的下的十二年中,我對於生物相關學門就已相當迷戀,可由於數理方面不是那麼投緣,最後選擇擅長的社會組,並努力在時間的夾縫中,額外學習令人著迷不已的生物學,而那段時光也因為浮游於園藝社,在照顧植物之外亦畫了不少植物畫。這些時光累積下的小苗在升上大二即將分流科系的那年似乎開始不經意地萌芽,得知有實驗教育學程的剎那便直覺性地栽進這個選項———那是現在回頭細細端詳每一處,都無比珍貴且美好的選項。

在實驗的這四年過程中,多半流轉於生科系,而奇妙的緣分讓我在生科院所開的「未來地球生態學」這門課中遇見了我現在的指導老師——李家維教授,一位古靈精怪的博物學家卻嚴格又幽默的爺爺,他帶著我的作品與我認識了更多關於植物繪圖的面貌,而神奇的是我並沒有想過這門課在未來又會牽繫著許多如此美好的連結。

接續這門課在第二階段的實習,我與台大、中興、東海與東華生科相關的學生到了屏東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度過暑假時光,在那邊我們學各物種的學理課程,也種樹、學會養雞、幫烏龜做檢查與種植蘭花等活動,那些日子與動植物為伍,也繪畫紀錄,充實不已。

爾後,實習結緣了現在所待的實驗室——立園教授的Kuo Fern Lab

二、緣分牽繫的美好循環

因為實驗教育排課上的自由,以及遇見對植物科學繪圖相當感興趣的郭立園老師,便利用專題計畫與他合作繪製關於蕨類新種發表的物種線描圖,而這也是我最感恩的過程。因為老師的合作邀約,才明白科學繪圖繪製的程序並不是像以前那樣單純去畫一株植物,從研究對象植物的辨識特徵到解剖與顯微鏡下的觀察,以及繪製前與研究員的開會加上諸多物種文章的閱讀,選擇性地強調重點特徵畫面,最後才是真正的繪製。

一路上的訓練至今,才明白一張科學繪圖,原來最花時間的部分是事前的準備過程,但那幾乎也是我最著迷的部分,因為每畫一物種,就多認識這世界一物種詳細入微的生命過程,而筆尖滑過的痕跡,種植了生命於紙上,也深植在自己腦海中。有時畫完圖,生命發育的規律即了然於心,那是很自然而然的美好收穫。

往後的日子,因為實驗教育專題課程的計畫,到了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修習「生物科學繪圖」,在那裏更深入的探討了關於植物以外的物種,對於哺乳動物、兩生爬蟲與昆蟲等類群的骨骼、發育特徵有更多的著墨。也在那段時間繪製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作品,而這門課也是透過郭老師的推薦而認識的,又是一場緣分的牽繫。

另外,因為能夠自行規畫校內以外的課程,大二的日子有段時間是在台北巷弄間的老字號中藥行學習,在那裏老闆會配合傷寒論、黃帝內經、金匱要略與神農本草經等中醫經典教學,在介紹每種藥草的同時也會讓我親嚐,可以更加體會其性味歸經的意涵,而因為畢業的專題計畫預計呈現關於中藥草科學繪圖的研究,因此促成這門特別的校外課程。

畢業將近,大四那年最後的專題課程,很幸運的錄取教育部與清大合作的領航計畫獎學金,飛往美國加州去觸碰確信熱愛不已的科學繪圖領域,在參觀與訪問加州大學蒙特利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Monterey Bay)與其中幾位教授,從談論與紀錄中更加靠近科學繪圖與實務世界的連結,而那段夢一般的時日,也遊歷了許多自然史與動植物博物館,寫生與攝影的紀錄過程,又是對萬物生命的多樣性再一次的迷戀,也更加確信自己對這個領域迫切的鍾愛。

生而為人存在於自然的心意

大四的某天下午,如往常地坐在生科院的實驗室靠近落地窗的角落,那是我最喜歡的位置,因為桌上剛灑好水的鐵線蕨映射著午後的微光,很是浪漫,厚厚的博物畫圖鑑與文獻,還有那些準備拿去顯微鏡底下一探究竟的植物們整齊堆疊在我的座位旁,內心充盈著能量。

一邊翻閱圖鑑一邊流進時光的漩渦裡頭,我想大一那時的自己,大概不曾也不敢想像會有今日步上理想軌道的模樣吧,畢竟在實驗教育自由卻又各自獨立的空間裡,孤獨的迷惘於自己也看不見盡頭的「實驗」過程是很吃力的,因此很想謝謝自己,雖然一度迷失,卻依然沒有停下腳步,依著緣分的安排在當下的軌道上好好運行。

現在想想,或許學習的路上本就沒有盡頭,「實驗」也終究只是一個過程,但是很感恩擁有這份過程,而今自己才得以有逐漸明朗的意識,願在科學繪圖的領域不單單只是滿足自己對知識與創作記錄的渴求,而是在明瞭這些精密的生命發育後,能夠將其轉譯為平易近人的內容散播。

現在的我可能出沒在深山採集、可能正在實驗室裡解剖植物,也或許正在畫圖,且幸運的是,在畢業前一年的光景任聘為清大甲骨文字與中國古代文化通識課程助教,依然能用零碎的時間輕輕擁抱著當年陪我進入清大的、那個我所愛的古人世界。

實驗教育學程在我的大學時光裡,牽繫著許多美好而出乎意料的緣分,讓我幸運地能夠承載著這份知識累積下的禮物,回饋、感恩自己生而為人,可以記錄下自然的美好,並在最終乘著最初喜歡清大的信念——

在有朝一日成功後懂得回饋世界,傳達出這份從萬物自然身上學到的心意

作者介紹

實驗教育方案 23級 孫梓云

學習領域:科學繪圖、蕨類植物、中醫藥學、生科領域

瀏覽數: